|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辖区导航 > 上海关辖区——长宁区

上海关辖区——长宁区

关键词:长宁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上海城市在线
  • 电 话:021-33752817
  • 网 址:
  • 感谢 shanghai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957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基本概况  

长宁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部,东连静安区,西南邻闵行区,东南接徐汇区,北与普陀区以吴淞江(苏州河)为界,区域面积38.3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1个镇。2008年末总人口66.83万人。长宁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处于沪宁发展轴和沪杭发展轴汇合的“Y”型支点,是上海连接长江三角洲的桥头堡。虹桥国际机场坐落在区域西南角,是我国的重要航空港之一。区域内已建成由高架、地铁、内外环线、市内交通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并有高速公路直通沪宁、沪杭,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重要汇聚之地。

   长宁区是上海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上海三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也是中 国唯一以发展第三产业为特征的开发区。虹桥开发区及周边地区是上海市涉外商务楼最为集聚的区域之一,市外经委、市外资委、上海跨国采购促进中心也位于区内。随着进一步的扩大与开放,虹桥涉外经贸与商务主导功能不断拓展,长宁区对内对外辐射功能也将不断增强,日益成为推进上海与长江三角洲联动发展的重要服务功能区。

  长宁区生态与居住环境良好,综合环境质量位于上海中心城区前列,已建成新虹桥中心花园、华山绿地、凯桥绿地、新泾公园等大型绿地,200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5.2平方米。古北新区是上海最大的高标准涉外住宅区之一,虹桥路沿线和西郊宾馆周围建有1600多幢花园别墅,上海市三分之一外国领事馆和50%外交官的官邸分布在长宁,成为沪上外籍人士聚居之地。

  长宁区教育文化发达,区域内拥有上海交大管理学院、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硅酸盐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以及延安中学、市三女中、耀中国际学校等名校。虹桥路、新华路国道是市级景观道路,沿线的上海芭蕾舞学校、刘海粟美术馆、广播大厦、宋庆龄陵园、上海民族乐团、上海影城等人文景观连成一线,形成别具特色的文化走廊。

经济概况

  2005年,长宁区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和谐稳定,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据长宁区统计局的统计:2005年,长宁区全年区属统计范围增加值实现75.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12亿元,增长92.9%,占增加值比重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12.48亿元,增长9.7%,占增加值比重为16.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3.0亿元,增长13.7%,占增加值的比重为83.4%,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按新口径计算,全年财政收入完成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区级财政收入36.1亿元,增长15.8%。其中,增值税1.8亿元;营业税12.57亿元;个人所得税2.92亿元;房产税2.71亿元;企业所得税2.43亿元。全年财政支出4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7.3%

  三大经济组团

  中山公园地区

  中山公园地区新一轮发展目标:建成以现代商业和多媒体产业为主导的,兼有商务、休闲娱乐、文化和居住功能为一体的商业中心。

  活动快报| 商圈活动·消费资讯·中拓简讯·招商平台

  一圈三街| 商圈核心·定西路特色商业街·愚园路文化艺术休闲街

  凯旋路多媒体产业走廊(多媒体产业园)·商圈概况·建设动态

  商家巡礼| 龙之梦购物中心·多媒体生活广场·玫瑰坊·米兰时尚广场

  交通指南| 地理位置·轨道交通·公交车线路·机动车停车库

  中山公园| 园史·园景·活动信息

  虹桥开发区

  长宁以现有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础,实施虹桥功能拓展,进一步提升品位、优化功能、注入活力、融入世博、融入上海发展。

  走进虹桥| 区位优势·发展历史·发展现状·未来规划

  时尚虹桥| 观光旅游·宾馆酒店·风尚餐饮·商场百货·休闲娱乐

  交通出行·培训教育·美容保健

  商务虹桥| 展览展示·商圈动态·入驻企业·经济楼宇·金融机构·产业园区·商务信息

  服务虹桥| 政府信息·机构介绍·投资推介·在线问答·网上服务

  人文虹桥| 虹桥历史·生态环境·国际城区·文教育设施·大型文化活动

  临空经济园区

  临空经济园区实施"依托虹桥、发展长宁,优化功能、增创优势"方针,是集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型工业和空港经济于一体的园区。

  园区介绍| 临空概况·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公司荣誉·重点企业·视频介绍

  园区优势| 地理优势·交通优势·经济优势·环境配置优势

  园区动态| 临空新闻·媒体报道·最新公告

  园区服务| 服务理念·招商服务·物管服务·其他服务

  园区文化| 临空家园·园区生活·员工风采

  展示图片| 楼盘图片·优美环境·精彩瞬间

历史沿革

  长宁的地名得名于长宁路: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公共租界在曹家渡至北新泾间越界筑路,以英国驻沪总领事之名命名为白利南路1943年以四川省县名改称长宁路1945年置区时,取境内路名命名为长宁区

自然地理

  河流

  境域河网密布、港汊交错,属吴淞江水系。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陆续填浜筑路,尚有大小河汊55条,集中于区境西部,长度在1.50公里以上者仅5条,最短的直挺浜仅120米。吴淞江为区境干流,一级支流有新泾港、许浦港、中渔浦,二级支流主要有周家浜、野奴泾、新渔浦等。

  一、吴淞江

  吴淞江源出太湖,自江苏省吴江县瓜泾港始,流经江苏省吴江、太仓2县流入上海市,于黄浦公园北侧注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自许浦港至曹杨路桥一段,为长宁区与普陀区界河,长10.70公里,宽4050米,低水位时河深2米左右。

  吴淞江航线上溯太湖,连接京杭大运河,下经黄浦江,沟通长江水系,是长宁区水路对外联系的重要航道。但河水污染严重,鱼类绝迹。19888月,上海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动工,19939月竣工。

  二、一级支流

  新泾江 始于北新泾镇北横沥东,经北新泾街道、新泾镇,穿沪杭铁路徐虹支线进入上海县境,汇入淀浦河,全长11.3公里。区境段长约4.29公里,河宽1822米,通航吨位1560吨。主要支流有新渔浦、周家浜、野奴泾。流域面积30万亩。

  许浦江 南北纵贯区境西缘,为长宁区与上海县界河。南起周家浜,北迄马家浜,长1.14公里,河宽12米。

  中渔浦和双泾枝江 中渔浦位于区境西北部。中渔浦南起周家浜,往北过新渔浦后会双泾枝江,注入吴淞江,全长约1.50公里,河宽1014米。双泾枝江位于区境西北部,全长0.60公里,平均河宽5米。

  三、二级支流

  周家浜 位于区境西部。西起许浦江,向东跨新泾江,经王金更、杜肖等村,至古北路。全长5.75公里,河宽1220米,为区境西部横贯东西的主要河流。

  野奴泾 位于区境西南部。南起上海县蒲汇塘,北越沪杭铁路徐虹支线进入区境,于程家桥泵站附近注入新泾江。区境段长约3.50公里,河宽1518米。

  新渔浦 位于区境西北部。西起国防库东浜,经中渔浦、东渔浦,于哈密路注入新泾江。因浜有沼气,河面经常冒烟,又称火烧浜。全长约2.50公里,宽1415米。东端受新泾江影响,水色乌黑,西段尚洁净。

  地貌

  区境地面平坦,海拔吴淞0点高程2.504.50米,西部略高,东部稍低。北新泾及虹桥机场附近为4.004.50米,向东至中山西路——沪杭铁路地区为3.504.00米,沪杭铁路以东至中山公园之间为3.003.50米,中山公园以东直至与普陀区、静安区相邻处为2.503.00米。近百年随着经济发展,兴建房屋,过量开发地下水,过路车辆增多,19861990年,地面沉降累计2.04厘米,北新泾累计沉降1.93厘米。

  地层构造

  区境属长江三角洲,离地面150300米以下,为晚侏罗纪岩浆岩为主的基岩。基岩至地面为第四纪河流冲积层,冲积层由砾石层、砂砾层和粘土层组成。在基岩之上为厚20余米砾石层,砾石层上部为砂砾层和粘土层相间分布。

  地理位置

  长宁区东界位东经121°26′01″,西界位东经121°19′36″,南界位北纬31°10′46″,北界位北纬31°14′43″

  地理概述

  长宁区,位于上海市区西部,地势平坦,西部略高,东部略低。吴淞江(苏州河)为区境干流,支流均属其水系。境内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

  境域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一部分,经漫长岁月,大片沼泽和沙洲被开垦成水乡。唐天宝十年(751),境地属华亭县高昌乡。两宋时期,境内先后出现村落和集市,东有法华,西有北新泾。元时归属上海县。明时,法华兴隆成为集镇。清乾嘉年间,法华镇兴旺鼎盛,为上海县西部首要集镇。清末,法华镇人口渐减,建置为乡。境域东北部曹家渡开始崛起,西部新泾等地改属蒲淞镇。民国17(1928),区境划归上海特别市,东属法华区,西属蒲淞区。抗日战争期间属沪西区。抗日战争胜利后,区境分属长宁区(民国379月~19496月间曾改称法曹区)、新泾区。

行政区划

  长宁区下辖9个街道、1个镇:

  街道办事处:华阳路街道、新华路街道、江苏路街道、天山路街道、周家桥街道虹桥街道仙霞新村街道程家桥街道、北新泾街道

  镇:新泾镇

上海市长宁区主要历史事件

  解放军解放虹桥机场

  1949521日夜,解放军二十七军第七十九师进攻虹桥机场,歼灭交警第十八总队1个排,向东推进,再歼灭该总队1个大队。22日凌晨,占领虹桥机场。23,占领程家桥。24日,二十七军前哨部队在中共新泾分区委派人引领下进入北新泾、周家桥和梵皇渡,当夜,向市区发起进攻。

  解放军保卫纺织厂

  1949525日凌晨,溃退到吴淞江北岸的国民党军一部渡江进入江边的申新纺织第一厂和启新纱厂。解放军接报赴厂,为避免正面攻击损坏工厂设备,在中共党员的带领下,迂回至申新纺织第一厂侧后攻打,国民党军不敌,部分北窜吴淞江溃逃。

  工人罢工

  民国21129日,中共上海地下党发出实现总同盟罢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上海的号召。30日,沪西丰田、日华、喜和、内外棉等17个日商纱厂的6万名男女工人,响应中共的号召,立即罢工。罢工后,女工们检查日货、监督奸商。日华纱厂的3000余名华工议决:日兵一日不撤退,厂方不赔偿停工期内的损失,不恢复原有的月赏,布机间开除的大批工人不复职,全体工人则决不进厂复工。

上海市长宁区主要历史名人

  乔一琦

  乔一琦,字原魏,号伯圭,上海县西乡(今属上海长宁区)人。祖居法华镇高封桥。少年聪颖,体力超人,喜好驰马击剑,能开五石弓左右射箭,以武勇著称。16岁补博士弟子员,喜欢结交朋友,轻财尚义,人们都称他乔公子。是时,川沙近海处有一黑色野马出没,性烈,伤及百姓,无人能制,乔设计捕捉并驯服为自己坐骑。乔习书法,专攻怀素、二王笔法,后有集王羲之书《金刚经》、草书《千字文》石刻问世,书法属上品,董其昌称之生龙活虎。其诗作也甚佳,今存所著18首诗的草书帖和金刚经石刻两种,藏于上海博物馆。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癸卯,乔中武举,受委把总,奉命练兵孟河。后任辽东广宁卫守备,不久移驻山海关东之滴水崖,乔书大字镇星之精于石。万历四十六年五月,乔升任辽东镇江卫游击,日夜练兵,从不懈怠,以防境外后金军入侵。是年,金兵攻抚顺,神宗帝惦念辽警,召刘为左府佥书。翌年二月,经略杨镐令大将军等率兵四路出师,刘为南路右翼,当时需挑选勇敢善战的人当先锋,大将军说:谁也没有乔公子合适!于是拜乔为游击将军,统领健卒500人先行开道,兼监督由姜弘立、全景瑞统帅的朝鲜军并肩进击。乔军进入宽奠口,与后金军遭遇,激战数十次,所向披靡。接着,乔与海盖道、康应乾所率朝鲜军合兵,军队集结于富蔡郊外,准备深入敌后进击。此时,所率南路主力败溃,几乎全军覆没。乔军陷入包围,转战退至滴水崖,乔中流矢,打算移据固拉库崖准备反击。不料,朝鲜军主帅姜弘立、全景瑞被俘投敌。乔腹背受敌,图谋恢复无望,又宁死不降,便面向京师跪拜后,从容投崖自殉,时年49岁。从死士卒有42人。

  明熹宗临朝,兵科杨涟奏乔殉难之事,熹宗皇帝嘉奖其义,封赠乔为左府都督同知,袭陛四级,子本卫世袭百户。赐钱财建特祠于法华镇西三里处乔家宅,名乔一琦祠堂,朝廷每年派官致祭。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朝廷赐乔忠烈,加谥号太傅,入祀忠义祠。乾隆皇帝在苏州见到乔的后裔乔光烈时称赞说:汝家真文武世家也!

  至今,遵义路街道仍有乔氏一脉延续。

  瞿秋白

  瞿秋白,原名爽霜。江苏常州人。民国6(1917),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民国8,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翌年,参加李大钊等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翌年10,被《晨报》聘为记者派往苏联访问,写有《赤都心史》和《饿乡纪程》,向国内介绍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情况。民国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2年回国,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曾负责编辑《新青年》、《向导》、《前锋》等刊物。民国168月,瞿主持召开中共中央八七紧急会议,纠正并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内的统治,会后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并领导建立中共上海组织的工作。

  民国1610月至翌年,瞿在境内亨昌里418(今愚园路137634)编辑出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周刊,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并领导开展工作。《布尔塞维克》创刊于民国161024日,至民国2171日共出版552期。瞿亲笔题《布尔塞维克》刊名,每周必从他的住所福煦路(今延安中路)到编辑部一次,既代表中共中央主持编辑部工作,又代表编委会向中共中央汇报党刊工作。他自始至终坚持为《布尔塞维克》刊撰写评论和其他重要文章,先后发表《布尔塞维克发刊露布》、《国民党消灭后中国革命的新道路》、《青天白日是白色恐怖的旗帜》、《最近资本家的进攻与工人阶级斗争》、《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的新策略》、《武装暴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还是民生主义》、《民权主义与苏维埃制度》等文章50余篇。

  秦瘦鸥

  秦瘦鸥,江苏嘉定县(今属上海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大学求学时期,撰写出版短篇小说《恩···恶》,这是他文学生涯的第一步。此后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秋海棠》、《危城记》、《劫收日记》;散文集《晚霞集》、《海棠室闲话》、《戏迷自传》;文学评论集《小说纵横谈》;译作《瀛台泣血记》、《御香缥缈录》等;另有大量未成集的诗歌、杂文、新闻、评论。民国3031(19411942)间,小说《秋海棠》在《申报》上连载后,由多家书店出版,1956年修改后由上海文化出版社重印。《秋海棠》曾被改编为话剧、沪剧、粤剧、评弹等广泛演出,后又改编成电影,搬上电视荧屏,还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文化大革命中,秦受到批斗,曾想与老舍、傅雷一样以死抗争。在一次野蛮的街头批斗会之后,人群中有一个老人走到他身边低声劝慰,秦从读者的理解和爱护中得到安慰,终于走出了绝望的泥沼。在干校劳动时,他常偷偷地在香烟盒背面或练习本上写小说草稿,这就是后来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劫收日记》。

  1982年,秦迁入法华镇路淮海大楼新寓。他虽步入耄耋高龄,又身患顽症,仍经常参加街道里弄活动,替邻里向街道或区政府写信,反映民情、民意,还为近邻莘莘学子辅导高考作文,指导写作,并给收入低微的里弄清洁工阿姨以接济,受到居民们称道。每从报上得知某地发生灾情,某部队战士生了重病,他总是捐献帮困。有一次,他将一件定做的新鸭绒衫捐出,说:要捐,就要捐好的。秦还担任家乡嘉定京昆艺术研究会、七色文学社等文化团体的顾问,并将收藏的文史资料和书画捐赠给家乡的文化机构。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